多措并举备旺季-阿克苏机场召开货运提升协调会
多次刷新世界纪录的ibc高效电池及凭借ibc电池夺冠的太阳能赛车模型同时亮相展会。
而从短期来看,可适当缓解可再生能源基金收取不足导致的巨大补贴缺口问题。国家发改委的这一做法,很明显是以价格倒逼来促进光伏行业继续降低成本、向着平价上网的的目标迈进。
上网电价下调利润遭削薄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调整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产线智能化升级所带来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优势将成为企业追逐的热点,掌握黑硅、PERC、金刚线切割、高效单晶硅、抗PID镀膜等先进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公司将从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630光伏抢装潮过后,国内的新增装机需求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直接冲击了各类型的光伏材料需求及价格,致使光伏材料产业再度面临高库存以及产能过剩的困扰。现如今光伏组件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企业盈利能力逐步增强,光伏行业的发展已步入正轨。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将倒逼光伏企业加速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降低光伏的发电成本。
作为未来提供能源供应的重要产业,太阳能光伏发电由于其生产安装成本相比于火力发电、水力发电而言较高,国家不得不出台补贴政策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让大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OFweek行业研究中心分析认为,此轮光伏上网电价的下调将有助于提升自抢装潮后出现的下半年低迷的光伏装机需求,并有望在四季度带动各类型光伏材料价格的回升科技部高新司能源处处长郑方能透露,目前科技部正在组织编制十三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在光伏领域将围绕系统、部件、设备、材料、平台等方面进行布局。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透露,在汇总行业意见后,已经整理了14页的建议、意见,分别递交给发改委的价格司、能源局的新能源司、财政部和工信部。电价下调不应该是断崖式的,应该每年以8%到9%的幅度持续匀速下调,这样企业会有一个明确的投资预期,平价上网的目标也能实现。重点开展高效率、低成本太阳电池,光伏系统及平衡件、太阳光伏和光伏系统实证与测试系统研究,鼓励开展区域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10月19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2016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门将加强光伏政策联动,目前正在酝酿鼓励技术创新、产业体系等方面新政,推动光伏发电降成本,早日实现平价上网,并通过微电网、新能源示范城市等示范工作推动光伏应用多样化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期分布式利用成为光伏产品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此外,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完善产业体系,强化标准监测和认证体系的建设。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家发改委正在就新能源上网电价调整征求意见,业内人士呼吁,电价不应该出现断崖式下调,建议持续匀速调整。
此外,近年来,部分国家频繁出台针对我国光伏产品的贸易保护政策,使得光伏在全球的应用步伐受到一定程度阻碍。二是开发太阳能和各种应用结合起来的整体解决方案,比如和建筑、车辆、户外设施等的结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电价,还要建立配额+绿色证书交易机制,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在他看来,十三五将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任务是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配置资源,不断推动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和技术水平的上升,早日实现不依赖国家补贴的自我持续发展。
近年来,太阳能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成本显著降低,但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妥善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加强国际产业合作破除国内光伏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此外,近年来,部分国家频繁出台针对我国光伏产品的贸易保护政策,使得光伏在全球的应用步伐受到一定程度阻碍。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认为,与燃煤发电等传统发电形势以及风电相比,高成本仍是光伏发电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电力系统还未做好大范围接收光伏等新能源的体制机制和技术准备,部分地区弃光严重。电价下调不应该是断崖式的,应该每年以8%到9%的幅度持续匀速下调,这样企业会有一个明确的投资预期,平价上网的目标也能实现。
后补贴时代,或者是平价时代,光伏产业发展的方向,一是通过叠加新技术进一步提升效率,比如在多晶硅上叠加薄膜。对于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模式,补贴标准分别为:一类资源区0.2元/千瓦时、二类资源区0.25元/千瓦时、三类资源区0.3元/千瓦时,而目前的标准是0.42元/千瓦时。
在继续统筹资源支持光伏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同时,将推动光伏应用多样化发展,提升光伏发电在工业园区,民用设施、城市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水平。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电价,还要建立配额+绿色证书交易机制,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二是开发太阳能和各种应用结合起来的整体解决方案,比如和建筑、车辆、户外设施等的结合。在他看来,十三五将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任务是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配置资源,不断推动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和技术水平的上升,早日实现不依赖国家补贴的自我持续发展。事实上,这一政策思路已经有所体现。10月19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2016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门将加强光伏政策联动,目前正在酝酿鼓励技术创新、产业体系等方面新政,推动光伏发电降成本,早日实现平价上网,并通过微电网、新能源示范城市等示范工作推动光伏应用多样化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期分布式利用成为光伏产品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妥善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加强国际产业合作。重点开展高效率、低成本太阳电池,光伏系统及平衡件、太阳光伏和光伏系统实证与测试系统研究,鼓励开展区域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标杆电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这个意见稿中,拟将Ⅰ类、Ⅱ类、Ⅲ类大资源区地面电站光伏上网电价分别由0.80元、0.88元、0.98元下调至0.55元、0.65元、0.75元。此外,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完善产业体系,强化标准监测和认证体系的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也表示,未来将推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与相关投资、金融、财税、应用等政策加强联动。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透露,在汇总行业意见后,已经整理了14页的建议、意见,分别递交给发改委的价格司、能源局的新能源司、财政部和工信部。
科技部高新司能源处处长郑方能透露,目前科技部正在组织编制十三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在光伏领域将围绕系统、部件、设备、材料、平台等方面进行布局。近年来,太阳能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成本显著降低,但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家发改委正在就新能源上网电价调整征求意见,业内人士呼吁,电价不应该出现断崖式下调,建议持续匀速调整。当前系统投资在7-8元/瓦,一二三类电池宜在0.7元、0.8元和0.9元/kwh,中国地幅辽阔,不同地区差别较大,测算只是理想情况,只能供参考
决策部门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关于产业发展未来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遇到了现实的挑战。2013年以前,国家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电站仍在建,补贴就可以申领;2013年后,国家通过提高上网电价的模式对行业进行贴补,也吸引企业纷纷加入光伏大军。
其中,新的光伏上网电价将继续分三类资源区执行,一类地区覆盖宁夏、青海海西等地,上网电价为0.55元/千瓦时;二类地区覆盖北京、天津等地,上网电价为0.65元/千瓦时;除一、二两地区外的三类地区,上网电价为0.75元/千瓦时。分析人士指出,光伏平价上网大势所趋,补贴退坡短期内将对部分企业形成强震,但长期看来仍有利于行业发展。
而风电发电量则达1209.5亿千瓦时,是光伏发电量的近6倍。对于陆上风电,《通知》拟对各类资源区上网电价下调约0.03元/千瓦时,且执行期为2018年。
今年年初以来,上游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光伏组件自年初至今,价格跌幅较大,光伏发电成本进入下行通道。近日,国家发改委向各省相关部门、企业发出《关于调整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意见稿)》,拟将三类光伏标杆电价下调约三成,缩减分布式发电项目补贴标准近四成,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上网电价一次性下调比例就达到约30%,这是很多业内人士始料不及的。10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集包括商会在内的多部门和大型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召开座谈会,继续征集各方看法。
如果本轮补贴大幅退坡,我们明年也将计划减少光伏项目投入,或者彻底转型。尽管目前本轮补贴退坡办法仍在征求意过程中,但业内对来年市场的悲观预期已经显现。
虽然《通知》为征求意见稿,预计正式文件中电价下调措施将有缓和,但此番国家提出将断崖式下调电价,已对光伏行业发展信心形成冲击。在国家财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补贴可能也将向产出率高的行业倾斜。
就连并不太受宠的生物质发电,发电量也已达到192.4亿千瓦时。降补将使行业洗牌任何需要发展的新兴领域,国家给出优惠政策是必须的。